在理论知识的铺垫之后,我们迎来了实际的用车环境,虽说挑选的路况其实没有特别大的难度,但足以说明三辆车的性格和使用感受。
图示的非铺装路面对于撼路者和普拉多而言犹如过家家一般,轻而易举,汉兰达虽说稍显吃力,但也可以勉强应付,唯一需要担心就是凸起的石头会刮伤底盘。
这里的土坡在图片上看,角度似乎并不大,但实际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在面对一些角度稍大的坡道时,汉兰达欠缺的并不是动力,而是接近角和离去角。
本以为面对这样的交叉轴,撼路者多少会停滞一下,但没想到,在出色的悬挂行程和优秀的轮间电子限滑功能加持之下,撼路者极为轻松的通过了,都没有用到后桥差速锁。
普拉多在面对同一个交叉轴时,表现的一样很轻松,没有太多的犹豫。
汉兰达的挑战与预期的一样并没有成功,尽管已经锁定了中央差速器,但碍于独立悬挂带来的短拉伸行程以及相对较弱的轮间电子限滑能力,有附着力的两个车轮不足以驱动汉兰达向前。
其实汉兰达的定位本身就不是为了越野而生,为此我们不能责备它太多,能够应付一些轻度的越野已经足够。
来到公路驾驶,撼路者与普拉多一样,非承载式车身带来高高在上的坐姿会给予驾驶者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虽说硬派越野车的转向都不会调校的太过灵敏,但相较普拉多而言,撼路者的转向更加灵活、虚位更小,低速时也更加轻盈,没有笨重的感觉。
汉兰达在驾驶视野方面与撼路者一样都很不错,不过比起撼路者,汉兰达的驾驶感受和坐姿更趋向于轿车,毕竟它使用了承载式车身,重心相对会低一些。
在动力性方面,撼路者与普拉多展现出了两种风格,得益于较早的涡轮建压和灵敏的油门调校,撼路者的起步显得很轻盈,初段加速的能力也不错;而普拉多的油门阻尼设定较大,加速过程给人一种不紧不慢的感觉,动力输出的线性程度非常好,只有深踩油门让发动机转速超过3000转以后,普拉多才会展现出它大排量的优势。
与撼路者相比,汉兰达的油门响应会稍慢一些,但丰田对于这套动力总成匹配的优化做的很到位,平顺性极佳是汉兰达的优势所在。
在底盘舒适性方面,其实撼路者与普拉多并无明显差距,非承载式车身的好处在于面对大的坑洼和冲击时,传递至车厢内的震动很小,有不错的隔绝感,但显然两车都不适合过于激烈的驾驶。
在公路行驶上汉兰达算是为自己找回了些颜面,抛开烂路不谈,在面对小的颠簸和震动时,汉兰达的确比撼路者处理的要细腻一些,通俗的说就是底盘更软。综合隔音和其它舒适性方面的表现,撼路者应该有汉兰达的八成功力。
本不该同框的三辆车,经过一番仔细品味之后,还是颇有收获的,就像人无完人一样,每辆车都有它的亮点,每辆车也都有它的不足,但只要能满足自己的期望和需求,那就足够了。
编辑总结:回到前面的问题,一台与汉兰达售价相近,却同样拥有7座空间和四驱的撼路者会是最佳的折中之选吗?如果你仅仅想拥有一台城市SUV,那么汉兰达的能力与表现足够满足要求;如果你的预算足够,那么普拉多肯定是更上一层楼的选择;但显然,在满足一定空间和舒适性要求的基础之上,对于那些想要走的更远,但又负担不起普拉多的朋友们来说,撼路者的确算是正确的选择之一。还是那句话,折中不代表妥协,而是我们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在当下做出的最好选择。
今天晚上,吉利第四代博越L就上市了。不过啊,现在配置表、预售价都有了,卖10.59-13.29万,就等晚上的正式价格了,我估摸啊,算上上市权益,再便宜个万八的应该问题不大。
全新高山挺会抓痛点的,在现在这个既要装下三代同堂,又要让每个人都不将就的年代,魏总他们搞了3种不同尺寸的车型,高山7、高山8、高山9,你们见过这种一个车三种尺寸的吗?我反正很少听到过。它像搭积木似的适配不同家庭需求,特别是高山9的3.1米超长座舱,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在第三排都能有足够大的空间和舒服的坐姿,二排的零重力座椅就更是优雅了,躺上去真的像在飞机头等舱,车载冰箱还能分温区存奶瓶和红酒。
丰田最近首次正式曝光了下一代 RAV4,虽然名字还没正式公布,但相关信息已经足够让车迷们兴奋啦。从曝光的照片能看出,这次 RAV4 的变化还真不少。内饰方面,走的是普锐斯风格,独立式数字仪表盘和中控台高处的大型信息娱乐屏幕很亮眼,全新的中控台看着很有质感,换挡杆也重新设计了,感觉科技感和实用性都有所提升。
为纪念quattro技术诞生45周年,上汽奥迪正式发布Q6 quattro纪念版车型。新车将搭载第四代EA888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7速S-tronic双离合变速箱。
据悉啊,新款宝马iX3已经确定会在今年9月的慕尼黑车展上进行全球首发,目前呢,正在做最后的润色工作,就等着闪亮登场啦。其实这款电动SUV的开发那可是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了,从纽博格林赛道测试的最新图片来看,原型车的前大灯和尾灯设计,基本已经是最终确定的模样了,那现代感十足的LED照明特征,你说看着识别度高不高!